尼玛泽仁 官方网站

http://nimazeren.artlianhe.com

尼玛泽仁

总浏览人气:144416

尼玛泽仁,男,1944年出生于四川省巴塘县,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学院,为已故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亲赐的班禅画师。现为中国一级美术师,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藏传佛教传统绘画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副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巴蜀书画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获四川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现供职于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任副馆长。
查看详情>>

尼玛泽仁 艺术家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班禅画师尼玛泽仁:致力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十世班禅大师的画师尼玛泽仁应四川省委统战部主办的“智汇四川·同心讲堂”邀请,走进北大,作了一场主题为《藏族绘画的历史和发展》的讲座。


  尼玛泽仁通过他的个人画作,生动讲述了藏族绘画艺术从宗教殿堂走向世界的历程。讲座后,尼玛泽仁就“一带一路”建设中,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等问题接受了中国西藏网记者的专访。



1bcc000888dc1f391ac0.jpg

  △图为班禅画师尼玛泽仁介绍画作


  致力“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


  尼玛泽仁认为,“一带一路”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反映在文化上。他说:“去年我到西亚几个国家访问,某位外国高级官员说,特别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


  尼玛泽仁表示,以中国画家的眼光来看当今世界的变化,特别是藏族画家看“一带一路”发展,不仅需要有恪守传统的东西在里面,而且一定要有能够融进世界文明的艺术价值。世界各国的绘画艺术都非常重要,有各自的优点。中国画家通过传播具有现代特质、融合吸收了世界文明艺术价值的文化,正是沟通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最好的纽带。


  尼玛泽仁介绍,“现在,走过世界很多地方后,我画的相关写生作品达到了三、四百件,很多是‘一带一路 ’沿途的国家。不久之后我要到柬埔寨、非洲写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已经画了将近两千件作品。这些作品我们都不出售,就希望用于‘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


  文化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瑞士著名藏学家霍伊斯赞美:“尼玛泽仁先生堪称奇才,我从未见过任何一位西藏艺术家能运用佛教传统和现代西藏这两样题材,创作出如此趣意盎然,富有生气的作品。”他认为,尼玛泽仁的作品“赋予不可见的精神世界以生命形体和自然风格”。


  尼玛泽仁认为,人类的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拥有生命力,才能在历史长河里留存下来。诸如曾经强盛一时的匈奴、西夏等,在现有民族文化中鲜有传承。所谓“发展”,不是喊口号,必须做大量的功课,必须要有创新,甚至要用一生的努力才能成功。打个比方,当今唐卡传承需要一部分人遵循传统,但是也需要一部分人发展创新。唐卡作为藏民族传统艺术的一种象征,已不仅是为宗教服务存在的供奉品了。


t018de3c0c4c6ffeaa0.jpg


  △图为尼玛泽仁作品《天地间》


  多元化文化交流是促进文明发展的平台


  “你既懂佛教文化,又懂汉文化和西方文化,应该将三者结合起来”,十世班禅大师的鼓励让尼玛泽仁一直铭记于心并不断探索、发现、创作。


  尼玛泽仁表示,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必须打开国门,不断强化主体文化、传统文化的元素,同时必须加强交流,相互促进。“在藏族神话传说中的猕猴形象,与我到印度博物馆看到的样式是一样的。这说明从古至今,世界多种文化是不断在交流的,并且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流就是平台。”



  谈到曾在国外办中国水墨画展的经历,尼玛泽仁不禁感慨:“因为中国人讲究墨分五色,但是西方人对于绘画是以色彩为中心的审美,所以对中国传统水墨画感兴趣的外国人很少。这一点跟藏族人很像。如何让外国朋友更好地欣赏理解中国绘画艺术,我想到了西方水彩和东方水墨结合,效果非常好。举个例子,去年在意大利斗兽场外写生的时候,很多外国朋友不惜等候一个小时围观作画并要求购买画作,不过我没卖给他们,这个将来有更大的用处。”(图、文/王茜)


  人物介绍:


  尼玛泽仁,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世班禅大师画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无党派代表人士,代表作《元番瑞和图》《雪域》《牧马图》《辉煌的遗迹》等。


扫一扫关注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