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泽仁 官方网站

http://nimazeren.artlianhe.com

尼玛泽仁

总浏览人气:144136

尼玛泽仁,男,1944年出生于四川省巴塘县,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学院,为已故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亲赐的班禅画师。现为中国一级美术师,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藏传佛教传统绘画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副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巴蜀书画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获四川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现供职于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任副馆长。
查看详情>>

尼玛泽仁 艺术家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开一代新风的画家尼玛泽仁

                          

  藏族艺术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中的壁画、唐卡和岩画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耀眼的明珠。

   雪域高原进入新时代以后,面对博大精深的艺术遗产,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是新时期藏族艺术家重大的课题。

   以尼玛泽仁为代表的一代藏族艺术家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一历史使命。他们经过数十年的艰苦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尼玛泽仁于1944年出生在四川省巴塘县,自幼就随父母流落到雪山环绕的文化古城—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那里有气势恢弘的德格印经院、绚丽多彩的壁画和庄重生动的铜雕泥塑。这一切强烈地印在小尼玛的心灵深处,丰厚的宗教文化培育了尼玛的审美情操。1957年,他被保送到四川美术学院民族班学习,五年的苦读使他打下了坚实的中外美术基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他认识到作为一个藏族画家,不仅要学好中外美术理论与技巧,还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在丰富人类文化艺术的事业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尼玛泽仁从美术学院毕业后,深入基层,努力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知识,在浩瀚的雪域文化艺术的海洋中汲取养料,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他经常背着行囊走向民间、走向寺庙,临摹壁画、唐卡画,从构图到线条、造型、装饰和色彩等全方位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所到之处,他无不为之感到兴奋和震惊,他深深地为本民族具有如此高超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精湛的艺术激发了他的灵感,他找到了苦苦寻求多年的路子,即在传统唐卡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出新时代的唐卡画。他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八十年代初和同事们一起首次创作出新唐卡画《嶺·格萨尔王》、《扎西德勒》和《朱德会见格达活佛》三幅大型作品。这三幅极具民族特色的作品的问世,预示着藏族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巨大成果受到了藏族广大僧俗群众和国内外艺术家的高度赞赏,其中《嶺·格萨尔王》参加了法国1982年秋季沙龙展览。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授予优秀作品首奖和佳作奖(为当时的金奖、银奖级作品)。著名美术理论家王朝闻评论道:“这些新作品体现了艺术的民族形式的发展规律—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造性的关系,对传统既体现着创造性的突破,在形式风格方面又有所继承;以突破为继承,在继承中发挥了创造的自由。新时代的藏族艺术家,在艺术上辩证地处理着被动性和主动性的关系,保证了绘画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在这以后,他创作了大量的新唐卡画,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引起中外文化界的关注。

   通过上述实践,尼玛泽仁更深刻地领悟到要继承和发展藏画传统并使之走向世界,必须下大功夫学习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学习和研究佛学经典、藏戏、舞蹈……,从大文化的角度把握藏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心理,在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生活中探索藏民族的精神解放和发展走向。为此,他再次走向雪山深处,拜寺院画僧为师,与藏族学者广交朋友,像朝圣者一样走遍了敦煌和西藏等地的各大寺院,写出了很多有质量的论文,如:《藏族唐卡画的历史及其艺术特色》、《敦煌宝库中的藏族壁画》等。与此同时,他又研究了中外美术史,穿梭于藏族古老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他认为传统唐卡大都以宗教为内容,无法传达新时代鲜活的文化信息。所以,他在自己的绘画中既保留了藏画特色鲜明、造型夸张和超时空的特征,又融汇了中国画的线条和西方艺术的立体造型手段,拉开了与传统唐卡画之间的距离。这一时期的创作,从《珠姆遣鹤送信》到《雪域》、《生命》,出现了新的变化。他摆脱了旧唐卡的固定模式,减弱了旧唐卡繁琐的与主题无直接关系的装饰,强化唐卡中浪漫主义手法,使主题向哲理的深度发展,如《雪域》中巨大的牛头骨上面刻着六字真言,在头角之间描写了藏族人与野牦牛的搏斗,永恒的日月和珠穆朗玛峰象征着雪域高原的精神。尼玛泽仁认为西藏封闭的地理构造和山脉环绕的屏障,既培养了这个民族的正直勇敢、豪迈强悍和不畏艰难的坚韧性格,又使他们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高度崇拜和对死亡的无所畏惧。这是喜马拉雅高原之子的精神实质。《岁月》中的千年古柏、日月和牦牛等高原形象和构图,也已不是简单地摹仿民族绘画的外在形式,而是根据主题进行精心安排,其民族风格是作画时自然流露出来的。这是他多年来把精力用于探索藏族内在精神、发挥民族艺术语言本身作用的成果。

   有专家专门研究他的绘画并撰文说:“我们在尼玛泽仁的作品里,看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神韵,也有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子。他的代表作《元蕃瑞合图》、《雪域》和《最后的净土》等就体现了藏汉民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奇思妙想,涌动着庄严肃穆的宗教情怀,深刻地描绘出藏民族对世界的神秘感知。但是,一看他的画,你就会立刻感知到,这是藏民族艺术,在民族艺术的个性中寓含了中华民族的共性。”

   尼玛泽仁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得到十世班禅大师的赏识,大师曾经鼓励他说:“你既懂佛教文化,又懂汉文化和西方文化,应该将三者结合起来,发扬光大藏族文化。”并赐封他为“班禅画师”。之后他有幸留在班禅大师身边工作,随大师出巡,接受大师亲派的任务—完成西藏扎什伦布寺十世班禅肖像壁画的创作。而且以“班禅画师”的身份随时到西藏各大寺庙,接触佛学与藏学界专家学者,观摩研究他人不易见到的历代艺术珍品。这使他大开眼界,思想进一步深化,审美水平进一步提高,艺术上又出现了一次新的飞跃。这段时间,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上千幅《藏传佛教历史故事》插图和《格萨尔王》大型彩色连环画。九十年代初他进入到一个创作高峰期,完成了数十幅1.5米以上的巨型绢画,其中有歌颂劳动的,如:《黑白世界》、《暮晚深秋》;有表现民俗风情的,如:《遥远的回忆》、《草原深处》;有颂扬民族历史伟人业绩的,如:《米拉日巴》、《宗喀巴游学图》、《文成公主入藏弘佛图》;有表现藏族特有的精神世界的,如:《天地间》、《最后的净土》、《涅槃》、《辉煌的遗迹》、《天界》、《极地的梦》;有描写神话传说的,如:《鹿的女儿》、《创世纪》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史诗般的画卷,气势恢弘,绚丽多彩,别开生面,极富想象力。《极地的梦》竟把岩壁佛像升腾于宇宙之中,与日月同行。这种奇思遐想似乎不可思议,它来自于佛教信众的内心世界。《辉煌的遗迹》描写了古格王朝昔日的辉煌,黑色的无限空间更增添了古格王朝的覆灭之谜,加强了思古之幽情。把主题与天体宇宙相连,是藏族人精神的一种表现。作品还反映出人类文明毁灭的罪魁是战争,渴求和平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主题。他大量吸收唐卡中的黑色,使画面深沉而神秘,从而调动读者的想象空间。

    尼玛泽仁的作品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是大幅度的,如《灵异》描写的人战胜牦牛,其牦牛的变形来自民间艺术。《创世纪》里的形象符号也来自壁画、石刻和岩画。这种变形与藏族审美趣味相通,蕴含着民族悠久的文化积淀。

    尼玛泽仁乐于吸收外来艺术的长处,希望用更多的艺术手段加强视觉的表现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发展传统。由于他对藏族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在吸收外来艺术的技法时能融会贯通,而不是新手法的杂烩,所以作品仍保持着藏画的民族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尼玛泽仁的个人面貌。

    有专家认为:“他的探索,应该给我们今天的艺术家以深刻的启示,即在全球化的阴影下,艺术家应该怎样根据新形势探索民族化和地域性,怎样使民族文化与艺术成为融汇世界文化与艺术的重要力量。”

   尼玛泽仁的画以工笔重彩为主,同时也作水墨写意画。他的写意画与汉族文人的画不同,具有敦煌遗风。尤其是他表现藏民族精神世界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如《大象之气》、《佛天》和《菩提觉悟》等。作者通过丰富的水墨层次,透出神秘的灵光,把读者带进一个奇幻的境界,这些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尼玛泽仁的才能还表现在雕塑上面,他为北京国际科技会展中心创作的大型青铜雕塑《生命·创造·时空》,塑造了飞天的裸女骑着奔驰的骏马向太空升腾,刚劲与优美形成对比,表现出人类通过科技向自由王国遨游的景象。

   他为江西弋阳县龟峰风景区设计创作的巨型石雕《卧佛》长416米,高68米,卧佛的形象端庄而静穆,十分宏伟。

   为青海省果洛州格萨尔文化广场创作的《英雄格萨尔王》青铜雕像当是他雕塑中的代表作。他对格萨尔王题材的创作早有研究和实践。格萨尔王英武、智慧、正义的形象深入他的内心,加之九十年代以后,他应邀到世界各国举办展览和讲学,足迹遍及欧、亚、拉美,所见古今雕塑多矣。他创作的《英雄格萨尔王》立足于中国古代青铜雕塑,吸收外来艺术精华,是一座具有民族特征的现代雕塑,涵盖了当代藏族人民的审美心理,得到了青海省果洛州各界各族群众的认可和赞许。在揭幕仪式上,格萨尔文化广场人声鼎沸,盛况空前,堪称大典。

   作为十世班禅画师的尼玛泽仁,在十世班禅大师圆寂之后不久,欣闻十一世班禅灵童座床的喜讯,便在第一时间创作了《佛门盛事》,描绘了十一世班禅灵童的超凡风采。这幅作品在全国美展中获得银奖。2007年,十一世班禅召见尼玛泽仁,肯定了他工作的成就,并为他所创作的巨型工笔重彩《普贤菩萨》和唐卡画《宗喀巴大师》亲书偈颂词。尼玛泽仁将此两幅珍贵的作品分别捐献于四川峨眉山佛教圣地和四川新都宝光寺。

   尼玛泽仁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世界各国文化界人士的赞扬。英国前BBC和中部电视台制片人安东尼·艾撒克先生说:“尼玛泽仁的画想象力丰富,结合了东西方的绘画技艺。欧洲用了整整五百年才把宗教绘画发展成新的艺术,而尼玛泽仁先生只用了短短几十年就完成了这一过程。”苏黎世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馆长马丁·布劳恩博士在收藏他的作品时说:“尼玛泽仁先生是传统唐卡画的天才画师,他的作品与现代技法巧妙结合,作品表明即使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也能保护并发展具有传统藏族艺术内涵的高超画技。作品还表明藏族的艺术并非停止不前,而是在不否定传统的同时,得到了发展。”一位英国学者说:“尼玛泽仁先生的作品体现了宇宙感、历史感、文化感。难以想象有如此力度的作品,看了使人心灵受到震撼。尼玛泽仁的艺术不仅开拓了新的视觉空间,而且开拓出新的心灵空间,接通了宇宙自然和人在精神上的情感。”瑞士藏学家霍伊斯感叹道:“作为一名藏族艺术家,尼玛泽仁先生堪称奇才!我从未见过任何一位藏族艺术家能运用佛教传统和现代西藏这两个题材,创作出如此趣意盎然、富有生气的作品。”

   面对这些赞扬,尼玛泽仁冷静地认为:“在藏民族看来,自然是神圣的,人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无论多么伟大的创造,大自然瞬息间就能将之毁灭,人类只有依靠精神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就是藏民族的精神。我的绘画是从本民族文化的载体上生长出来的,其中每一个形象,每一个符号都浸染着藏民族的这一精神和历史感。”

   尼玛泽仁的画展在很多国家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四川省文联为此授予尼玛泽仁特殊荣誉证书,证书中写道:“尼玛泽仁以高超的艺术、渊博的知识、坚定的立场,宏扬了民族文化优秀成果,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表彰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现颁发特殊荣誉证书。”原国务院新闻办领导李源潮、金晖同志在奖励他时为他写道:“感谢您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所作出的贡献。”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尼玛泽仁画作题词:“经云:心如工画师,应知画是由心造,君于班禅得心法,画笔潇洒自然妙。”中共中央原宣传部副部长翟泰丰为画作题词:“寓神奇于深邃哲理,藏神韵于内在宇宙,浪情感溶铸于苍穹,用画心感悟茫茫真谛。”

   尼玛泽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这个时代给了这位天才艺术家广阔的天地,任他创造,任他飞翔。1993年,他在访美期间,曾站在自由女神前遥望喜马拉雅,他感到珠穆朗玛的精神将与世界同步,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扫一扫关注微官网